历史
史前
根据考古学家研究,台湾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三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而高雄地区虽未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但很可能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就长期在高雄地区定居,从日治时期年至1994年,所发现的及文献上所记录的史前遗址,共有124个以上,这些遗址所涵盖的时间从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时代开始,一直到距今三百年前汉人进入高雄县平原地区拓垦为止。其遗址分布,可分出几个重要的分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大坌坑文化为主,距今约为4700到5200年前。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牛稠子文化为主,距今约为4400到35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湖文化,距今约2000年前。
金属时代:茑松文化类型,产生年代距今约1000到2000年前。
荷治时期
《清职贡图选》中的马卡道族画像:图中男子腰围花布,女携黄黎以佐食。高雄原是西拉雅族打狗社聚集处,当时打狗地区的聚落是由马卡道族(Makatao)所形成的部落。一般认为(由小川尚义于1944年提出)马卡道族为西拉雅族的一支。在17世纪时,荷兰人入据南台湾,当时打狗已成为渔港,沿海渔民移居者渐多,在渔场附近建立渔寮后,渐渐发展成渔村,据此可知,打狗在当时已成为台湾南部的重要渔港,并且时有商船出入贸易。
明郑时期
1661年,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后,开始治理台湾,郑氏部队据地屯田,称为「营盘田」,设一府二县,其中万年县为现在的高雄,县治设于埤子头(左营区)。郑氏父子带来中原文化,及滨海军事要地之屯垦开发,同时也带动街市的繁荣。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病逝,子郑经起兵继位。于1664年在郑经的统治下更名为万年州。永历卅五年(1681年),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塽继位。
清朝时期
1880年代埤头街凤山县新城大东门1683年,郑克塽降清,台湾入清朝版图,翌年四月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其下分设三县,改天兴州为诸罗县,分万年州为台湾、凤山二县。 清朝曾经于兴隆庄(今 左营)兴筑「凤山县城」,作为凤山县治所在地;随着渔业逐渐发达,近海区域也逐渐出现零散的小型聚落。港口(当时称为「打狗港」)最初于1680年代左右开港,到了清领末期亦对外开放成为通商口岸,虽然有部份外国贸易商进驻,但港口规模依旧一直无法扩大。
1895年,清廷根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予日本。
日治时期
1945年美军所拍摄的空照图,可见正受轰炸的今日盐埕区一带,以及高雄川(爱河)以东的零星开发。
高雄州厅日治初期,日本人开始有计划地将高雄建设成小具规模的港口都市,特别是自1908年起,大力整建高雄港成为现代化港口,为殖民势力向东南亚扩张作准备;另外,自1900年起,高雄即为纵贯线铁路端点站所在地。接近港口的两处新生地,即今日的哈玛星与盐埕区成为当时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1924年,高雄街改制为高雄市。1935年时,高雄市的人口达到8万6千多人。1940年代后,随着高雄驿(高雄车站)东移新设,市区开始向东往前金、大港埔一带扩展。同时基于南进政策需要,日本人开始以高雄作为工业发展基地。然而二战末期,在美军军机的密集空袭下,高雄港与市区受到了严重破坏。
民国时期
高雄市政府四维行政中心战后,随着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高雄港也逐渐恢复正常运作,1966年在楠梓成立加工出口区,以及1970年代,大型造船厂、炼钢厂、石化厂的设立,高雄作为工业重镇的形象逐渐确立;高雄港的货运量也逐年上升,并开始进行扩建;都市的发展区域亦以高雄车站为中心,持续向南、东、北三个方向扩张。1979年7月1日,高雄市并入南边的高雄县小港乡,并改制直辖市。同年12月10日因民主运动而引发美丽岛事件,事件现场为市中心的大圆环一带。
爱河与港区环境的重整与美化,及多项文化、休闲设施的整建,加上许多重大公共建设及捷运动工,使得城市面貌在2000年代后有较大的改变。都市发展上,除了范围较大的商圈陆续兴起外,陆续推动的交通建设(捷运、铁路地下化、环状轻轨、跨港缆车)亦将带来交通纾解上的帮助。高雄市在2009年举办了世界运动会,是台湾首次的综合性国际赛事。
为鼓励台湾区域整体发展,行政院于2009年4月通过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提供了高雄县市合并的法源。经由高雄县市议会分别通过合并议案,赞成高雄县市合并,行政院也于同年6月核准高雄县市合并案。2010年12月25日,直辖市高雄市与台湾省高雄县合并为一新直辖市,仍名为「高雄市」,合并后首任市长由刚于同年11月27日当选的原先高雄市长陈菊担任。另外,高雄市也积极促进与高雄港的合并,以期消除港市隔阂和有效的利用港区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