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理

台北市地理环境特色

新北市地理环境特色

台中市地理环境特色

台南市地理环境特色

高雄市地理环境特色

台湾行政区

台北市行政区

新北市行政区

台中市行政区

台南市行政区

高雄市行政区

认识台湾

台湾利基

台湾优势

推荐行程

 

 

台北市(又可写作台北市)是中华民国的直辖市,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具有首都地位。其位于台湾本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人口在国内各县市中排名第四;是大台北都会区的发展核心,亦是台湾政治、文化、商业、娱乐、传播等领域的中心。

台北市是台湾近代历史的发展舞台,集许多台湾文化与人文地景之大成,并与邻近的东亚城市长年在国际竞争力等项目上互有高低、互见短长。除了举办第21届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的国际花卉博览会外,2011年的世界设计大会也即将在台北市揭幕。

 

 

市名源由
2007年,台北县成为准直辖市后,积极争取升格直辖市,惟因台北市仍在,无法直接以最适合之「台北」名称升格为直辖市,台北县政府因而对外征求改制后的新市名,并举行网络投票。2009年4月,台北县政府再度向内政部提报升格为直辖市,确定以「新北市」作为升格后之市名,有「台北/北部新设之市」的涵义,但舆论对此褒贬不一。

衍伸出来的尚有官方译写。台北县政府原依照《标准地名译写准则》规定音译、教育部之《中文译音使用原则》规定汉语拼音而采用「Xinbei City」为新北市的英语译名,并经内政部核定,少部分语言学家与外籍人士亦支持。汉语拼音虽为法定标准,但也是中国的官方拼音系统,而此政治因素使较多舆论支持新北市译为「New Taipei City」,即半意译「新台北」、不音译「新北」。

新北市首届市长选举期间,两名候选人蔡英文和朱立伦都支持新北市的译名定为「New Taipei City」。朱立伦就任市长后即呈报内政部公文,欲使新北市译名改为「New Taipei City」,内政部于2010年12月31日通过并宣布新北市译名正式采用「New Taipei City」。

行政区域
新石器时代
根据考古遗址的发掘,大台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就已经有人类居住。

主要的史前文化遗址有大坌坑遗址、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及植物园遗址。其中位于今八里区埤头里公田聚落南方的大坌坑遗址,距今约7000年至4700年之间,为台湾新石器时代最早期的文化之一。

铁器时代
迈入铁器时代,位于八里区顶罟里的十三行遗址,是台湾史前时期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年代约在公元200年至1500年,是目前台湾唯一证实拥有炼铁技术的史前文化。

荷西、明郑时期
17世纪上半叶(荷西时期),时由西班牙统治的台北地区主要为原住民族的生活范围,台北盆地主要居住着凯达格兰族而乌来三莺山区则有泰雅族出没其间。17世纪中叶起,汉人开始偷渡滥垦,原住民被迫汉化或向山区迁徙。
1661年(南明永历15年),郑成功来台驱逐荷兰人,设一府二县,台北地区属于北路天兴县。

清领时期
1684年(清康熙23年)隶属于台湾府诸罗县。
1723年(雍正元年),隶属于淡水厅。
1875年(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设立台北府,自此始有「台北」之称,其意乃「位居台湾北部」。1878年设府治于艋舺、大稻埕间,裁撤淡水厅;台北府辖新竹、淡水、宜兰三县,是为台北设立府治的开始。1887年台湾建省,全台分设三府,今新北市境仍隶属台北府。

日治时期
1895年6月,日本统治台湾后,于北部设台北县,辖基隆、宜兰、新竹三支厅,8月又增设淡水支厅。1897年,分割台北县而增设新竹县及宜兰厅,同时废支厅,于新台北县下置台北、士林、新庄、沪尾、景尾、桃仔园、三角涌、树林口、中坜、基隆、金包里、顶双溪、水返脚等十三办务署。1901年,废县置厅,裁撤办务署,于原台北县辖区分设台北、基隆、深坑、桃园、新竹等五厅。1909年,地方厅改制,台北厅并基隆厅全部及深坑厅之大半,厅下分设十三支厅。1920年,复改革地方制度,废厅置州、郡,本县现有区域隶属台北州。

战后时期---县时期
1945年,战后,台北州除原辖之台北、基隆二市改为省辖市外,余划设台北县,辖宜兰市及淡水、文山、新庄、罗东、基隆、宜兰、七星、苏澳、海山等九区。1947年,基隆区七堵乡改隶基隆市,成为七堵区。1949年9月,将淡水区辖之士林、北投两镇划设草山管理局(后易为阳明山管理局)。1950年8月,台湾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就本县原辖宜兰市、宜兰区、罗东区、苏澳区划出成立宜兰县,并裁各区署,而由县府直辖各乡镇。1968年7月,因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将本县所属之景美镇、南港镇、木栅乡、内湖乡暨阳明山管理局所属之士林镇、北投镇等六乡镇划归台北市,剩余范围即为今日之辖区。

准直辖市时期
1979年,台北县总人口数已到达直辖市设置门坎,虽多次争取升格但屡遭中央否决。

2007年5月4日,立法院三读通过《地方制度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根据该法,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台北县将可准用直辖市相关财税与人事等规定,但辖区之乡镇市公法人地位不变,维持自治民选,若经台北县议会同意,可报请中央,申请改制为直辖市。2007年10月1日,台北县政府举行宣布升格为准直辖市暨举行所属一级机关新任首长联合宣誓典礼。

直辖市时期
2008年12月,总统马英九表示将加速让台北县「实质」享有直辖市的财政、人事权责。2009年6月23日,内政部审查通过「台北县改制直辖市」案;同年7月2日,行政院正式通过改制案。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正式改制为直辖市,并更名为「新北市」。

地理气候
新北市为台湾本岛最北端的都市,全境环绕台北市,东北隅与基隆市相邻、东南邻宜兰县、西南邻桃园县。本市与台北市、基隆市构成台北都会区,生活圈并扩大影响到邻近的桃园县及宜兰县。新北市的辖区主要是以台北市区为中心而发展的卫星市镇构成,是台湾组团式都市的代表。
新北市位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多而平均,月平均最低温为一月份的摄氏12.4度,月平均最高温发生于七月份的摄氏33.6度。全市极东点在贡寮区田寮洋子莱莱,位于东经122度01分26秒,北纬25度00分00秒;极西点在林口区小南湾下福,位于东经121度16分31秒,北纬24度40分05秒;极南点在乌来区栖兰山,位于东经121度29分29秒,北纬24度40分51秒;极北点在石门区富贵角,位于东经121度31分00秒,北纬25度18分11秒;中心位置约在石碇区石碇里

全市土地面积2,052平方公里,约占台湾本岛总面积的十六分之一,海岸线全长达120公里。境内地形丰富多变,如山地、丘陵、台地。境内除北海岸一带多独立入海之小型河川,及东南端一小部分溪流属于兰阳溪之流域外,其余地区均属于淡水河流域,其支流有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北势溪、南势溪、塭子溪、三峡溪、大汉溪等,大小支流错综交织,构成优美怡人之地理环境。

【TOP】

行政区划
新北市辖下共29个区,系由原台北县所辖的10个县辖市、4个镇及15个乡改制而来。

总人口30万人以上:板桥区、三重区、中和区、新庄区
总人口20万人至30万人:永和区、新店区、土城区
总人口10万人至20万人:芦洲区、树林区、汐止区、三峡区、淡水区
总人口5万人至10万人:莺歌区、五股区、泰山区、林口区
总人口5万人以下:瑞芳区、深坑区、石碇区、坪林区、三芝区、石门区、八里区、平溪区、双溪区、贡寮区、金山区、万里区、乌来区
由于行政区数目过多,未来可能裁并成13个区,每区的人口数约为30万。
map

























【TOP】

map2人口
新北市是全台人口最多的市,全球城市人口排名第46位。超过80%的新北市居民居住在10个原台北县县辖市当中,其面积大约占新北市的六分之一。28.8%的新北市居民是从台北市或高雄市移入的。新北市有蓝领外籍劳工约5万人,是台湾次多。另有外国专业人员约5千人,位居全台第三。

人口密度(2010年12月底)[12]
极高度人口密集区(每km2人口数五千人以上):
永和:41,047人(全台湾人口密度最高之行政区)
芦洲:26,603人
板桥:23,970人
三重:23,899人
中和:20,570人
新庄:20,377人
土城:8,068人
树林:5,315人
其余人口密集区(每km2人口数一千人以上):
莺歌:4,110人
泰山:3,991人
汐止:2,662人
新店:2,465人
五股:2,293人
淡水:2,031人
林口:1,536人
深坑:1,129人

【TOP】

map3古迹
◆深坑黄氏永安居
◆林家花园
◆淡水红毛城
◆十三行遗址
◆沪尾炮台
◆理学堂大书院
◆芦洲李氏古厝
◆大坌坑遗址
◆盐水溪桥

【TOP】

旅游
◆深坑老街
◆九份、金瓜石
◆淡水老街、红毛城、淡水渔人码头
◆八里左岸公园、八仙海岸、十三行博物馆
◆三峡老街、三峡祖师庙、三峡拱桥&八张左岸、鸢山
◆莺歌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馆、莺歌石
◆碧潭风景区
◆翡翠湾风景区
◆福隆海水浴场
◆乌来温泉
◆坪林茶业博物馆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
◆十分瀑布
◆野柳风景特定区
◆圆通寺、烘炉地
◆森林游乐区
*满月圆森林游乐区
*大板根森林游乐区
*内洞森林游乐区
◆北部滨海公路

 

 

 



【TOP】